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

新疆海鲜火爆出圈 养殖户为何喜忧参半?

金秋九月,“新疆海鲜”迎来大丰收,三文鱼、澳洲大龙虾……近日,新疆海鲜火爆出圈,成了网络热门话题。

作为中国离海最远的内陆省份,坐拥沙漠和戈壁滩的新疆利用现代技术,让海鲜“搬家”到这里谋生,实现了海鲜和陆地养殖的“双向奔赴”。

海鲜“搬家” ,技术先行

“陆养海鲜技术很重要,特别是水质,要根据当地情况不停调试,淡化盐碱度,达到最佳养殖水平,才能养出好的水产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合辉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冯辉说。

该公司的盐碱水养殖基地原来是六团双城镇居民饮用水源的“大涝坝”,经过3年的科学养殖,如今已成为200多亩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在每次捕捞前,冯辉都会带人进行水质检测。

“盐碱地养虾,最大的难题就是调水,要确保水质指标的pH值、盐度以及其他的氨氮、亚盐等指标符合南美白对虾的生长环境。”冯辉说,“所以要不停地监测水质,随时做好调整。”

毕竟让海鲜“搬家”到盐碱地,养殖技术决定了海鲜能否“安家”。

“麦盖提县天然的碱性水质,外加精细化的管理、科学的喂养,才能养出个头肥硕、体型饱满的澳洲淡水龙虾。”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巴扎结米镇澳洲淡水龙虾试验养殖基地养虾人吴治军说。

陆养海鲜并不简单,在“沙漠里养殖水产”更是困难。如何留住水源、减少沙地渗漏、预防土壤返碱、减少本土敌害等,都是养虾人需要面临的问题。

2021年,山东省日照市援疆指挥部在新疆麦盖提县落地水产养殖项目,吴治军开始跟着学习养虾技术。经过反复实验证明,澳洲淡水龙虾最适合在当地养殖,经过一年学习、一年摸索,今年吴治军养殖的龙虾已开始送上消费者的餐桌。

“渔民”成为新职业

“我之前是种地的农民,来这边工作,不仅能学习技术,还可以拿到工资,我和妻子两个人每月能赚6000多元。”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巴扎结米镇澳洲淡水龙虾试验养殖基地员工艾麦提·艾麦尔说。

麦盖提县是喀什地区12个水产养殖县之一。近年来,喀什地区通过大力推广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技术、推进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强化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等,推动当地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

起网、收网、入筐,装车拉运,一只只体态饱满、半透明的南美白对虾在笼筐里活蹦乱跳。从阿克苏市赶来的东风惠民市场客商雷涛赶早抢购活虾,趁着鲜活上市售卖。

“一车能拉五六十公斤,一天一次,因为是鲜活的虾,深受本地人的喜爱。”雷涛说。

据冯辉介绍,今年5月,他投放了1100万尾虾苗,现在已是成熟期。从捕捞情况看,预计产量最低可达到70吨,预计产值能达到700万元。

“搬家”的海鲜不止有虾,一颗颗来自丹麦的三文鱼鱼卵也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安了家。当地三文鱼龙头企业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经过10年发展,已拥有2个年产3000吨三文鱼的养殖基地,正在筹建1个年产5800吨三文鱼的养殖基地。

“预计今年三文鱼产量能够达到6000吨,产值达4.2亿元。”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秀说,除了供应国内市场外,也会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

解决运输难题、降低成本是关键

新疆渔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养殖周期短、成本高,品种单一,运输成本高等。业内人士认为,解决运输难题、降低养殖成本、提升海鲜品质是长效发展的关键。

吴志军也面临成本高的问题。他介绍说,在麦盖提县养殖澳洲龙虾,需要从疆外运输虾苗回来。尽管自己选择从距离最近的安徽省引进虾苗,但由于运距远,成活率不高。“我们计划冬天搭建温室大棚,提前培育幼苗黑头,等外部水温合适了再投放,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吴治军说。

“这几天陆续有重庆、成都的客商下单。”望着疆外的订单,养殖户冯辉一半欢喜一半忧。欢喜的是自己养的南美白对虾走出了新疆,市场更开阔了;忧的是鲜活虾运输仍是个问题,即便是空运,也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

冯辉坦言,他养殖的南美白对虾销售基本在阿拉尔市、阿克苏市附近,新疆其他地区想要品尝到正宗的新疆产活虾,仍有待时日。新疆养殖虾的成本相比广西、广东、山东等地要高一些,再加上运输成本,最终虾的价格每斤要比疆外城市贵十几元、二十元。

“对于价格上的差距,我们会进一步改进养殖技术,提升虾苗成活率,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品质,让顾客买得值,吃着好。”冯辉说,对于鲜活产品运输问题,订单都是走空运,成本较高,铁路、公路的生鲜快运通道还没有打通,现在也在想办法。

业内专家指出,利用盐碱地和半咸水开展水产养殖是好事,但海水养殖和河口养殖仍难以被轻易替代。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